中大今昔
60年來,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從早年的荒蕪之地,茁壯發展成為一所綜合研究型大學,箇中故事殊堪細數。有賴創校先賢的堅持和高瞻遠矚,以及幾代中大人同心同德的努力,中大現今躍升為全球40強大學,與世界知名學府並駕齊驅。「中大今昔」系列將分享不同中大景物的故事,讓各位了解山城的成長路程。
位於崇基學院的未圓湖,是中大人以至遊人的打卡熱點。每當落羽松轉紅時,吸引無數欣賞目光。
未圓湖原為馬料水村一帶農田與流水,六十年代逐漸演變為「荷花池」。由於一直有污泥從山上流下,校方花了不少功夫持續平整、疏導。至九十年代,在各方校友資助下,崇基學院於1997年完成「改善荷花池計劃」,讓未圓湖成為今日中大著名地標之一。
未圓湖蘊含了「二池二橋一徑」,當中的「哲徑」,取其義是希望學生能多思考人生哲理,思隨賢哲之路。
大學站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中大生,大都是在走讀生涯中成長。當時大學宿位嚴重不足,許多學生需要每天往返大學站(前稱馬料水站)。那時的交通沒有現時方便,柴油火車是中大學生與教職員上學的主要交通工具。由於火車約一小時一班,追趕火車成為了許多中大人的日常及集體回憶。
時至今日,往返大學站的東鐵線班次於繁忙時段約3分鐘一班,公共交通較往日便利。中大亦為逾半本科生安排入住於成員書院內的宿舍 。連同各研究生宿舍,共提供了逾九千個宿位,讓更多學生體驗多元化的校園住宿生活。
范克廉樓
大學圖書館
大學正門
香港中文大學正門的四根石柱是最為人熟悉的地標之一,俗稱「四條柱」,正式名稱是「華表」。在大學本部、聯合及新亞書院相繼於60至70年代遷入中大校園後,大學正門於1974年竣工。 大學入口豎立石闕四擎和刻有校名的石牌一座,石牌上的中文校名由中大創校校長李卓敏博士親筆所題。大學不設校門,象徵與社會聯繫無間,致力服務大眾。
林蔭大道
林蔭大道位於香港中文大學本部的中心,後來被同學改稱為「百萬大道」。「百萬大道」一名的由來眾說紛紜,有人說是造價百萬,有人說是由百萬塊地磚舖設而成,也有人說是跟象徵萬象的回紋地磚有關。自1976年起,每年的畢業禮開始於校內林蔭大道舉行。當整條大道搭起大帳篷,就意味着快將是應屆畢業生開拓人生另一條康莊大道的大日子。
康本國際學術園
康本國際學術園前身為竹、松、柏職工宿舍,為配合三三四新學制發展,於2012年改建成康本國際學術園,並於翌年正式啟用。
我們將陸續介紹更多中大景物的故事,歡迎關注香港中文大學的社交平台,以掌握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