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今昔
60年来,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从早年的荒芜之地,茁壮发展成为一所综合研究型大学,个中故事殊堪细数。有赖创校先贤的坚持和高瞻远瞩,以及几代中大人同心同德的努力,中大现今跃升为全球40强大学,与世界知名学府并驾齐驱。「中大今昔」系列将分享不同中大景物的故事,让各位了解山城的成长路程。
位于崇基学院的未圆湖,是中大人以至游人的打卡热点。每当落羽松转红时,吸引无数欣赏目光。
未圆湖原为马料水村一带农田与流水,六十年代逐渐演变为「荷花池」。由于一直有污泥从山上流下,校方花了不少功夫持续平整、疏导。至九十年代,在各方校友资助下,崇基学院于1997年完成「改善荷花池计划」,让未圆湖成为今日中大著名地标之一。
未圆湖蕴含了「二池二桥一径」,当中的「哲径」,取其义是希望学生能多思考人生哲理,思随贤哲之路。
大学站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中大生,大都是在走读生涯中成长。当时大学宿位严重不足,许多学生需要每天往返大学站(前称马料水站)。那时的交通没有现时方便,柴油火车是中大学生与教职员上学的主要交通工具。由于火车约一小时一班,追赶火车成为了许多中大人的日常及集体回忆。
时至今日,往返大学站的东铁线班次于繁忙时段约3分钟一班,公共交通较往日便利。中大亦为逾半本科生安排入住于成员书院内的宿舍。连同各研究生宿舍,共提供了逾九千个宿位,让更多学生体验多元化的校园住宿生活。
范克廉楼
范克廉楼于1969年5月建成,是中大中央校园首座建筑物。 当时三所始创成员书院的校舍分散全港,范克廉楼为不同书院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聚脚点。
范克廉楼由1973年泳池启用、书店及理发店启业,至2000年大楼前方的停车场改建为文化广场,逐渐成为学生举办论坛、音乐会、展览和文化节的热门场地。 而大楼内的女工合作社亦于同年成立,由基层妇女管理,为校园生活注入社会关怀。
大学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默默地陪伴了不同年代的同学渡过其中大生活。 大学图书馆于1965年成立,初期位于九龙安利大厦,1969年迁往沙田校园范克廉楼的临时馆址。 1972年,位于中央校园及楼高五层的本馆落成启用。 为服务更多的读者,图书馆多年来持续改善和扩展空间,不断增加实体及数码馆藏,并提供更多元的服务。
今天的大学图书馆广泛收藏不同种类的馆藏,包括近280万册纸本藏书,540万册电子书、16万多种电子期刊及约一千多种各类数据库,向中大人提供齐全的设施及资源。 除了大学图书馆外,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于校园及本地教学医院另设六所图书馆。
大学正门
香港中文大学正门的四根石柱是最为人熟悉的地标之一,俗称「四条柱」,正式名称是「华表」。 在大学本部、联合及新亚书院相继于60至70年代迁入中大校园后,大学正门于1974年竣工。 大学入口竖立石阙四擎和刻有校名的石牌一座,石牌上的中文校名由中大创校校长李卓敏博士亲笔所题。 大学不设校门,象征与社会联系无间,致力服务大众。
林荫大道
林荫大道位于香港中文大学本部的中心,后来被同学改称为「百万大道」。 「百万大道」一名的由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造价百万,有人说是由百万块地砖铺设而成,也有人说是跟象征万象的回纹地砖有关。自1976年起,每年的毕业礼开始于校内林荫大道举行。当整条大道搭起大帐篷,就意味着快将是应届毕业生开拓人生另一条康庄大道的大日子。
康本国际学术园
康本国际学术园前身为竹、松、柏职工宿舍,为配合三三四新学制发展,于2012年改建成康本国际学术园,并于翌年正式启用。
学术园设计先进及环保,糅合了跨文化认识及和谐的理念,为国际及本地学生提供一个会聚、联系的地方,以及分享梦想、抱负及世界愿景的平台。另中大环境、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及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亦设于大楼中,推广大学的不同可持续发展项目。
我们将陆续介绍更多中大景物的故事,欢迎关注香港中文大学的社交平台,以掌握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