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60之最
5. 依山而建的中大校园是全港最大的大学,面积达138.4公亩,共有169座建筑。
6. 中大校园在本地大学中绿化率最高,超过60%的校园被自然植物覆盖。
7. 联合书院的霍英东遥感科学馆是校园的最高点,更是华南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卫星遥感研究设施。
8. H假日线是站数最多的穿梭校巴路线,共有21个站。
地标建筑系列
9. 中大的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是全球首间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10. 建于 1970 年代的新亚水塔和联合水塔是中大「最神秘」的建筑物,用作为山顶的宿舍和建筑物储存和供应咸、淡水。
11. 范克廉楼于1969 年落成,是中大本部校园首座落成启用的建筑物。
12. 中大的中药园总面积达十万平方呎,为全港最大「教研用中药园」!
以知识带动社会效益
根据教资会 2021/22学年大学知识转移经常性拨款年度报告:
13. 中大的知识转移年度收益是资助大学中最高,为接近18.6亿港元!
14. 2021/22年度,中大申请并获授683项专利,为资助大学之最。
15. 共1494名中大教职员于2021/22年担任外部咨询组织的成员,领先各间资助大学。
16. 中大年度新发明申报共有71项,是五年来最多!
教育先驱
17. 自创校以来,中大一直倡导通识教育,是大中华地区首间将通识教育纳入本科核心课程的大学。
18. 中大推出「在学.在职」计划 (Co-op @CUHK),为本港首个全校性校企合作教育课程,重新定义大学职涯教育。
19. 中大与中大(深圳)将合办全港首个让学生于两地校园各修读两年的双主修课程。
大学招生之最
去年 (2022年) 透过联招收生数据显示
20. 香港中学文凭试中全港考获四科5**或以上的尖子,有55%获中大取录,比例为全港院校中最高。
21. 医学(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课程共录取41名香港中学文凭试考生,自推出以来连续九年成为全港收生成绩中位数最高分的学科。
去年(2022年)联招最后一轮课程改选后的数据显示
22. 中大中国研究学士课程为竞争最激烈的联招课程,共508人争夺10个学额,即平均约51人争夺一个学位。
23.中大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为联招最多人报读的课程,共1,523人报读。
卓越成就
卓越成就 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公布的2023年「全球最佳大学排名」:
24. 中大排名香港第一,全球第53位,为历来最佳成绩。
25. 中大计算机科学学科再次勇夺佳绩,连续第三年成为香港第一,排名全球第十位。
26. 中大肠胃肝脏科排名香港第一,上升五位至全球第三,再刷新纪录。
27. 中大在2022年新增的人工智能學科中位列香港第一,全球第三位。
多元美食
28. 中大拥有近40间食堂及餐厅—为餐厅数量最多的本地院校。
29. 女工同心合作小卖店是本地大学中首间成立的职工合作社。 合作社由女工集体管理、共同决策。
30. Café 330是新生精神康复会首间在中大开设的社企咖啡店,旨在于中大社区推广整全健康。
31. 思源馆是中大内唯一设有酒吧、大型投影机和桌球室的多用途师生文娱中心,让同学在轻松无拘束的环境下倾谈交流,亦可供师生在课堂以外进行交流和导修。
创新致远
32. 中大的可持续知识转移项目基金(S-KPF)是香港首个旨在为教研人员提供资源,以利用其研究成果创立社会企业的资助计划。
33. 由中大主办的香港社会企业挑战赛(HKSEC)早于 2007年已经推出,旨在为各大专院校学生,及近年毕业生提供社会企业创业平台。而HKSEC亦是世界上同类型赛事中历史最悠久的赛事之一。
34. 中大开办的全港首个全校性创业创新副修课程,旨在推广跨领域创业文化和创新思维。
引领绿色浪潮
35. 中大于2013年成立全球首间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
36. 中大于2018年成立香港地区分会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香港」)。
37. 中大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2022及2023年连续两年成为全港第一。
38. 中大为首间承诺于2038年达至碳中和的本地大学。
我们每月将有更多「中大之最」与你分享,请密切留意我们的社交平台!